2007-11-11

10-1美洲篇

第十單元配樂家介紹
第一節英美篇
在作了一系列電影配樂手法、種類的介紹後,我們開始進入這些配樂的幕後功臣配樂家的介紹。我們曾提過,電影配樂發展至今,多多少少都含有商業的考量,因此每一個地區配樂的方向、特色也有所不同,例如好萊塢的電影配樂商業性質就很濃厚、歐洲電影配樂的藝術性就較高,亞洲的電影配樂發展的較慢,雖然較不成熟,但也有它的特色存在。本週,則先就好萊塢的電影配樂家作介紹。當然,英美電影的配樂家很多,我們沒辦法在一週之內通通介紹完畢,只能挑幾位較著名的,若同學對其他配樂家有興趣的,可參考藍組蔚所寫的奧斯卡音樂家的故事。
我們第一位要介紹的配樂家為漢斯季默。
首先介紹的是漢斯季默的生平: 雖然漢斯季默長年在好萊塢發展,但其實他是為德國人。漢斯季默的作品風格:擅長高節奏性、高戲劇張力的配樂。並因其中恢弘雄壯的音樂表現,被視為近幾年來的好萊塢動作音樂代表。在特殊經歷部分:自1988年雨人首次入圍奧斯卡最佳電影配樂獎,之後再以神鬼戰士紅色警戒埃及王子以及愛在心裡口難開等作多次入圍奧斯卡與金球獎,並在1993年以動畫電影獅子王獲得最佳電影配樂獎。1995年潛艇戰爭赤色風暴獲得葛來美最佳電影配樂專輯獎。
在代表作品中,我們分成兩類的介紹,一是他最擅長的情義動作片,如1989年的黑雨,這部片是描述一個美國人與日本黑社會間情義揪格的故事,風格有點像香港的黑社會電影,也難怪後來吳宇森到好萊塢拍片時,大都找漢斯季默配樂,如斷箭、不可能的任務二等,其他情義片的代表作還有浴火赤子情、赤色風暴、絕地任務、紅色警戒、神鬼戰士、末代武士 。同學們可自行選擇一些片子作參考,多看也就能實地瞭解漢斯季默的風格,接下來我們就來聽聽他為絕地任務所寫的配樂,同學們可邊聽邊想像電影的畫面。漢斯季默除了情義動作片外,也嘗試其他類型的電影,如動畫片,著名的有獅子王、埃及王子、鯊魚黑幫、馬達加斯加等,接下來播放的就是為他贏得奧斯卡的獅子王配樂,另外,漢斯季默也會寫一些輕鬆小品,如傑可尼克森主演的愛在心裡口難開,現在就聽聽這作品的配樂漢斯季默也寫過恐怖懸疑片,如人魔、七夜怪談美國版、達文西密碼。既然最近正紅的達文西密碼是他的作品,我們就來談談這部作品的配樂手法及風格。達文西密碼並不是漢斯季默擅長的風格,加上達文西密碼是部劇情份量很重的電影,考慮到音樂不能逾越劇情份量的因素,所以漢斯季默在為這部片配樂時,並沒有寫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旋律,甚至觀眾在看完整部片後,對其配樂無法留下特殊的印象。但你絕不能說他是一部不好的電影配樂,因為,他克守音樂的本分,做到恰到好處的點出電影的懸疑氣氛,以電影配樂的角度看,這才是最正確的配樂態度。若同學有空時,請好好的聽聽這部電影的配樂,我們在此提幾個配樂的重點,如如何營造出懸疑的氣氛,在此漢斯季默利用弦樂器作大部分音樂的演奏,因為弦樂器的音色有種神經質,加上反覆的音型及長音,這樣的音型令聽眾沒有方向感以製造懸而未決的效果。及利用漸強後突然消失的聲音,使聽眾高張的情緒突然被打斷,令聽眾有種錯愕感。同學們在看影片時,可以注意這些重點,想想這些手法是不是幫助你更進入劇中鋪成的情緒中。也讓同學知道,好的電影配樂並不是優美的旋律,而是應好好扮演綠葉的角色。接下來要介紹的是詹姆斯霍納。
  詹姆斯霍納於1953年4月14日生於加洲洛杉磯,童年時期居住在英國,青少年時期則大都在美國加洲度過,並且在UCLA取得理論作曲的博士與碩士學位,在好萊塢眾多配樂工作者中,他是標準的學院派作曲家。剛完成學位的James Horner原本一心想從事較為嚴肅的音樂創作,並且在音樂學院中擔任教職,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他為美國電影學院的學生電影作品寫了一些電影配樂,他才發現為電影譜曲正是自己最響往的創作模式,因為這樣的工作不僅可以滿足自己對譜寫音樂的熱誠與創作慾,而且當完成一個作品,只要過幾天,馬上就可以站在交響樂團前,知道自己的作品表演起來是什麼樣子
(作品特色)
1.早期風格:早期作品風格受Jerry Goldsmith 及John Williams營造磅礡的氣勢所影響:在早期替電影公司工作時,他便與<鐵達尼號>的導演詹姆斯.柯邁隆結緣,當時柯邁隆的工作是攝影師與視效設計。這段期間Horner常常寫出品質比影片本身更出色的音樂,這也使得他受到派拉蒙片場的矚目,而在1982年獲得接替配樂家Jerry Goldsmith為<星際迷航記續集:星戰大怒吼>擔任配樂的工作。在這個時期,由於另一位著名配樂大師John Williams與Jerry Goldsmith的磅礡風格,正領導電影配樂的趨勢,因此James Horner在創作上不免也受到這樣的期望與影響,這一部電影配樂和Goldsmith的第一集比較之下,在主題旋律的氣勢上顯然比較薄弱,而且結構上也顯得單調乏味,但在一些描述星際無垠的抒情片段上,卻發揮得十分出色,以整體的表現而言雖然顯得有些力道不足,但卻相當唯美,配樂中不少管絃語法深受Jerry Goldsmith的影響,這種影響在<異形續集>中也十分明顯。相較於近年來的出色表現,80年代早期的Horner並沒有十分明顯的個人風格,以現在來看他過去的作品,實際上他並不十分善長氣勢強悍的音樂,雖然他的音樂不及John Williams或Jerry Goldsmith那種石破天驚的爆發力和震撼性,但他的音樂中一股空靈唯美,深情細緻的特色卻獨樹一幟,只是套在John Williams和Jerry Goldsmith的配樂模式中,反而弄得礙手礙腳。
幾乎一直到了<光榮戰役>,<真愛一世情>等作品,James Horner才真正開始可以完全將他人配樂的模式拼除,並且把個人音樂的優點與風格加以全盤發揮。
  當然,如果說早期的James Horner完全沒有個人風格是不可能的,在他二十年的配樂創作中,他的個人色彩也一直在成型蘊釀著,只是相較於其他幾個同輩電影音樂家如Danny Elfman或Hans Zimmer等人,他的個人風格在早期比較不那樣鮮明,但甜美溫暖的旋律性一直是他的音樂最吸引人的特色。
(80年代後期)1985年他為另一部十分賣座的科幻影片<魔繭>配樂,雖然這個時期大行其道的,是John Williams氣勢慓悍的科幻電影音樂風格,但由於<魔繭>本身就是溫馨取向,加上Horner優美適切的主題,也成功的經營出另一種溫馨動人,又不失遼闊浩瀚的音樂風格,這樣的風格也延伸到1986年的<美國鼠譚>中,其中的主題曲“Somewhere Out There ”更是傳唱不墜,並贏得一座葛萊美音樂獎,以及獲得當屆金像獎最佳原著歌曲的提名,在同一年,Horner也首度獲得金像獎最佳原著音樂的提名,作品是導演詹姆斯.柯邁隆的<異形續集>,第一集的<異形>也是出自Jerry Goldsmith之手,因此這是Horner繼<星戰大怒吼>之後,再度接手Jerry Goldsmith的作品,儘管Horner的表現堪稱出色,但基本上整個音樂風格,幾乎完全是承襲Goldsmith首集的音樂作風而來,而且有大量的音樂只能算是<星戰大怒吼>的翻版,原創水準並不高,不過,卻是James Horner首次贏得金像獎評審青睞的作品.
  由於<美國鼠譚>的成功,1988年Horner再度為安培林的新卡通<歷險小恐龍>配樂, 整個音樂風格在傳統的交響樂型態中,又成功的揉合了新世紀音樂或民族音樂的情調,這樣的音樂風格可以說是James Horner日後作品的一大特色。以交響樂為音樂創作的主體更是他個人十分堅持的
  1989年,James Horner以<夢幻成真(夢田)>第二度入圍金像獎,同年的<光榮戰役>也獲得金球獎提名並贏得一座葛萊美音樂獎,<光榮戰役>是James Horner早期的作品中,題材比較嚴肅的,James Horner
在音樂語言上有不少突破,是Horner很具代表性的作品。
(90年代早期)90年以後,James Horner作品的數量大幅增加,動作愛情,科幻冒險,驚悚溫馨,無所不包,足見其在影壇受到的器重與其全方位的發展,但他的作品水準落差卻頗大,尤其產量頗高的90年代初期,並沒有令人印象十分深刻的佳作,加上他時常在不同的影片中,放入完全“一模一樣”的音樂片段,請注意,不是“類似的”音樂片段,而是完全一樣的音樂片段,這些片段如果是無關緊要的片段還好,但是這些被James Horner一再使用的音樂片段時常是十分出色且搶眼的,因此只要一出現,很難逃過樂迷或樂評人的耳朵,這種自己抄襲自己作品的情況使得他飽受樂評人的攻擊,但Horner卻有不同的說詞,他認為要求一個音樂家每一次都寫出完全不同的作品是不可能的,因為每個音樂家都有其善用的音樂語言,即使是莫札特也不例外!不過這對樂評人顯然還是不夠說服力,因為他們批評的不是Horner寫不出完全不同的音樂,而是他在不同的作品中一再套用完全相同的音樂,而且大多數的時候,是無意義的重覆使用這些音樂。
  (90年代晚期)1994年的<真愛一世情>重振了樂迷對James Horner的信心,這是一部充滿個人色彩的代表作,是Horner的作品中我個人最喜愛的一部,這個作品中的許多元素也發展出1995年的<阿波羅十三>和<英雄本色>,這兩部配樂同時入圍了當屆奧斯卡金像獎,但<真愛一世情>反而被奧斯卡忽略了,我想最大的原因是<真愛一世情>拍得太差了,劇情一廂情願到令人不知所措,如果沒有James Horner的音樂,我幾乎不知道要如何看完這部電影,而<阿波羅十三>的緊張氣氛加上<英雄本色>的兒女情長,終於締造了1997年<鐵達尼號>的空前成功,這也是在台灣有史以來銷售量最“誇張”的電影原聲帶,截至2000年為止,<鐵達尼號>原聲帶的全球銷售量高達二千八百萬張以上,創下電影原聲帶銷售量的新紀錄,同時Horner也以這部作品拿下最佳電影音樂與原著歌曲兩座金像獎。
  <鐵達尼號>的成功,使得James Horner成為好萊塢最炙手可熱的配樂新貴,在人氣上直追John Williams與Jerry Goldsmith等配樂老將,但年輕的確也對Horner帶來壓力,他曾說他最不喜歡在灌錄唱片時樂團的人談天吵鬧,但樂團的人的確時常如此,只因為樂團中大部分的人都比他年長,所以有時得不到他們的尊重,他說:我不相信和John Williams合作時他們會這樣,但和我一起,他們就會。有些媒體認為Horner在交際表現上不若John Williams或Jerry Goldsmith那般幽默圓融,但或許這份固執,嚴肅,坦白,直接,與對音樂的熱情和堅持,正是這位年輕且才氣逼人的學院派作曲家可愛之處。
地球
1997
Titanic鐵達尼號 金像獎最佳原著音樂及原著歌曲 

Braveheart英雄本色 金像獎最佳原著音樂提名
Apollo 13阿波羅十三 金像獎最佳原著音樂提名
Casper鬼馬小精靈
1994
Legends of the Fall真愛一世情
Field Of Dreams夢幻成真 金像獎最佳原著音樂提名
Glory光榮戰役 葛萊美音樂獎最佳電影作曲

Star Trek III: The Search for Spock石破天驚

最後一位要介紹的是約翰威廉斯
約翰威廉斯於1932年生於紐約長島,1948年隨其家人遷居洛杉磯並就讀於UCLA,早年曾跟隨Mario Casteinuovo Tedesco學習作曲。在空軍役畢後,他返回紐約進入Juilliard School深造,並跟隨Rosina Lhevinne學習鋼琴。在紐約期間他曾加入爵士樂團擔任鋼琴手的工作,成為一名鋼琴家也是他最初的志願。之後John Williams重返洛杉磯,並且為當時多位著名電影配樂家,包括Bernard Herrmann,Alfred Newman,Franz Waxman,Elmer Bernstein,Henry Mancini,Jerry Goldsmith等人,擔任鋼琴演奏的工作,也因此漸漸走入電影音樂領域。
  60年代John Williams開始為電視影集擔任配樂,並且贏得兩座艾美獎,這兩部作品分別是<海蒂>和<簡愛>,其中<簡愛>尤其被John Williams視作創作生涯中的重要作品,同時這段時間John Williams也有許多出色的喜劇電影音樂,如<華麗冒險>,<偷龍轉鳳>等,也因此John Williams幾乎被定型成喜劇電影音樂家.
  1967年,John Williams為爵士音樂劇<娃娃谷>擔任編曲(Adaption),首次獲得金像獎提名,而1969年入圍金像獎的<華麗冒險>,則是John Williams首次以原著配樂入圍金像獎,1971年他以音樂劇<屋上提琴手>獲得奧斯卡最佳音樂編曲獎(Adaption),這是他的首座金像獎,其獨樹一格的華麗交響曲風頗受矚目,陸續獲得許多為電影作曲的機會,也走入了John Williams70年代早期的災難片時期,其中包括<海神號>,<大地震>與<火燒摩天樓>等災難電影音樂都獲得金像獎的提名。在這個時期的作品中,John Williams雖未跳脫當時流行的輕音樂或爵士音樂等配樂模式,不過也不乏具有交響樂實力的片段,尤其在管絃電影音樂日漸式微的70年代,這些災難電影音樂是當代少數保持交響配樂傳統的作品。其中<海神號>與<火燒摩天樓>都獲得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但並非出自John Williams之手。也許正因為這些災難電影音樂累積的經驗,使得John Williams得以在1975年以<大白鯊>風靡世界,並拿下他個人的第二座金像獎,而這是他的第一座原著配樂金像獎。
  John Williams和Steven Spielberg的合作起源於1974年的<橫衝直撞大逃亡>,由於Spieberg對於John Williams的<華麗冒險>深深著迷,而力邀他為自己的電影配樂,兩人接下來在<大白鯊>中展現了天衣無縫的默契,使的John Williams成為Steven Spielberg電影事業上最重要的工作伙伴,兩人合作長達二十餘年,是當代公認最成功的好萊塢”導演/配樂”組合,除了<紫色姊妹花>由電影製作人昆西.瓊斯擔任配樂外,其他所有Steven Spielberg的電影,皆由John Wiliams擔當配樂,除了<橫衝直撞大逃亡>,<失落的世界>,<侏羅紀公園>和<虎克船長>外,其餘每一部作品皆獲得奧斯卡最佳原配樂的提名,<E.T.>與<辛德勒的名單>並獲得1982年和1993年的原著配樂金像獎。而<虎克船長>中的主題曲“When you are alone ”則入圍當屆金像獎最佳原著歌曲。到現在,電影觀眾恐怕已經很難想像沒有John Williams配樂的大白鯊和印第安那瓊斯會是什麼樣子的了。
  John Williams在音樂事業上的另一個高峰是為他贏得1977年奧斯卡金像獎的<星際大戰>,在Spielberg的引薦下,John Wiliams和George Lucas結識並出任<星際大戰>的電影配樂,其爐火純青的主題式變化不僅創造出一部華麗磅礡,排山倒海的的太空歌劇,而且他的配樂技巧,也對日後的好萊塢電影音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這一張原聲帶在市場上的空前成功,也宣告了純音樂的配樂在商業上的實力。在當屆金像獎中,Spielberg,Lucas與Williams無疑是最閃亮的明星,他們的作品不僅在商業上勢如破竹,在金像獎上也大有斬獲,<第三類接觸>和<星際大戰>不僅雙雙入圍最佳影片,Spielberg和Lucas也都入圍最佳導演,<星際大戰>並囊括七項個人技術獎,而<第三類接觸>也獲得二項個人技術獎,至於為這兩部電影配樂的John Williams,也以這兩部影片同時入圍,可以說是當屆金像獎得獎最呼聲最高,同時也是最實至名歸的電影工作者,這兩部配樂的成功,也帶領管絃交響配樂的風潮重返好萊塢。
  除了Spielberg和Lucas之外,Oliver Stone是近年來另一名常與John Williams合作的導演,很顯然的,Stone的電影風格和前二者大異其趣,也可說是Williams的另一項挑戰,Stone的影片常富有陰謀和深沈的色彩,Williams在處理上不僅精確的詮釋出Stone的色調,在<誰殺了甘迺迪-JFK>中,他更進一步開發出不同於已往的音樂風格與手法,名配樂家Henry Mancini認為<JFK>堪稱是最“原創”的電影原聲帶之一,而<七月四日誕生>則在悲愴的刻劃中呈現出史詩的美感,加上譭譽參半的<白宮風暴>,三部作品都曾獲得金像獎的提名。
  一般認為John Williams善長如<星際大戰>,<第三類接觸>,<超人>,<法櫃奇兵>等大氣勢,大場面的科幻冒險電影音樂,但實際上John Williams的創作型式十分多元,從大排場的華麗製作到詮釋內在情感的小品電影,都有相當出色的演出,如古靈精怪又溫馨感人的<小鬼當家>,風格浪漫高雅的<新龍鳳配>,情感刻劃細膩的<無罪的罪人>,<意外的旅客>,格調清新淡雅的<怒河春醒>,<史丹利與愛莉絲>,充滿古典音樂氣質的<火線大逃亡>,<辛德勒的名單>,<天使的小孩>,氣氛陰森,神出鬼沒的<月黑風高>,邪氣十足又變化多端的<紫屋魔戀>,加上名導Robert Altman的<幻像>,Alfred Hitchcock的<大巧局>等等,由這些作品不難發現John Williams幾乎可以掌控任何一種類型的影片,不僅是一位高產量,同時也是一位高品質的作曲家,樂評人Tony Thomas曾說:John Williams能駕馭兩種截然不同的領域,他可以像Korngold(好萊塢動作管絃的先驅者,作品有<The Adventures of Robin Hood>)一般的盛大華麗,也可以做非常內在情感的東西,如<意外的旅客>或<小鬼當家>,他的確是一名大師!另一名配樂家Henry Mancini,其實稱得上是John Williams的前輩,在談到John Williams時說:他是我的同輩中最神奇的,我覺得不論什麼題材交給他,他都能表現的如此出色。
  主題式變化是John Williams配樂的慣用手法,他常為電影中的主角或主題事件譜寫一段主題旋律,然後在影片中隨著角色的遭遇和劇情的轉折,將這個主題變化出各種情緒的變奏,這樣的技巧實際上是出自華格納歌劇,但同樣的手法在不同的音樂家手上,自然是各有巧妙不同。John Williams的主題往往呈現精確的詮釋和高度的可辨識性,使得音樂和電影中的角色情節形成密不可分的結合,大白鯊的神出鬼沒,印第安那瓊斯的傳奇冒險,絕地武士的神秘力量,銀河帝國的大軍壓境,正義化身的超人,流落他鄉的E.T.,在John Williams的音樂中彷彿歷歷在目,這也使得John Wiliams的音樂不僅深受影迷與樂迷的喜愛,更一再受到金像獎與葛萊美獎的垂青,成為近年來提名率最高的電影音樂工作者。
  音樂的震撼性與爆發力是John Williams另一項所向披靡的特色,儘管他曾表示對進行曲並沒有特別的喜好,之所以作了這麼多的進行曲只是視影片本身的特質和需要而定,但無疑的,John Williams的進行曲不僅自成一家,而且威力驚人,也因為這樣的音樂特色,John Williams曾多次應邀為奧運會這樣的國際盛會譜寫開幕曲,包括1984年洛杉磯奧運的“奧林匹克鼓號曲”,1988年漢城奧運的“奧林匹克精神”,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的“召喚英雄”等,此外,為NBC新聞譜寫的片頭曲“任務”,和為自由女神像譜寫的“自由鼓號曲”,也都是John Williams除了電影音樂以外的大氣勢創作。
  由於在電影界和音樂界的輝煌成就,John Williams於1980年,正式出任在當時已有85年歷史的波士頓大眾交響樂團第19任指揮,直到1993年才卸任,其間不僅多次巡迴演出,而且錄製了多張告示牌排行榜上的冠軍專輯,音樂種類型態豐富,在流行交響樂的領域獨領風騷,其中亦重錄了許多John Williams的經典作品,包括<簡愛>組曲,<牛仔>組曲,<華麗冒險>組曲,<七月四日誕生>組曲,<紫屋魔戀>組曲,“奧林匹克鼓號曲”,“奧林匹克精神”,以及許多Steven Spielberg電影和”星際大戰三部曲”的著名配樂曲目。即使在1993年John Williams離職後,波士頓大眾交響樂團仍和John Williams合作了1996年奧運的主題專輯“召喚英雄”,而且離開波士頓大眾交響樂團並不表示John Williams離開了大眾交響樂的領域,如近來與帕爾曼合作的“帕爾曼的電影琴聲”,亦在繼<辛德勒的名單>之後,與帕爾曼再度聯手風靡樂壇,電影造就了John Williams,而John Williams則進一步的,將自己的音樂帶出電影外,走入音樂演奏會中。同時,John Williams也一直嚐試協奏曲,音樂劇等非電影音樂創作,曾和不少知名交響樂團,如倫敦愛樂合作發表他的非電影音樂作品。
   與流行,電影界與音樂界的多元化作曲家,George Lucas曾表示,

沒有留言: